找工作八类岗位需要警惕
【发布时间:2013-09-12】【作者:海阳人才网 】
求职者需警惕的八类岗位分别是保险代理员、程序员、期货交易员、“计件制”员工、“见习”岗位、“应聘考试需买复习资料”的岗位、“上岗前先缴费培训”的岗位和“上岗前先汇款”的岗位。 就业专家表示,招聘单位为了引起求职者的注意,较多地利用这些岗位,通过以下侵权手段牟取非法利益。对于刚进入社会的求职者,社会经验不足,下面小编详解一下
那八类岗位需要警惕。
一、“偷梁换柱”——招聘保险代理
一家广告公司招聘“储备人员”岗位,但在面试中不断询问应聘者营销能力等情况,并介绍保险方面的业务。事实上,这家企业是代理一家保险公司招聘保险业务员,为吸引求职者而发布较为动听的岗位名称。对此,专家建议,求职者可在面试中多了解应聘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。
二、借招聘职位“顺手牵羊”
一家软件公司以招聘程序员为名,在“笔试”中要求求职者编写程序,8名求职者的试题各不相同,但8段程序恰巧合成了一个项目,考试结果则是无一人被录用。专家建议,在不能判断招聘方真实意图的情况下,求职者应注意自己留存一份劳动成果,要求招聘方签字证明,避免落入“智力陷阱”。
三、招聘期货交易员“醉翁之意不在酒”
施某到一家公司应聘期货交易员,公司表示当即录用,并要求他付2万元开户操作作为培训,待他付费开户后就不闻不问不予录用。刚进公司就交这费那费的,没有这一说,求职者要慎重,不要盲目的找工作,进入公司短时间内对公司熟悉的情况,有何不测,及时做好打算。
四、借计件制工种“趁火打劫”
一家工具厂招用钳工,约定月工资为750元,根据计件数量支付报酬,在上海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后,工人提出加薪,但企业解释称“最低工资标准不适用于计件工”。
五、以“见习岗位”为名“浑水摸鱼”
一家公司招聘网络管理员岗位,明确表示月薪为2000元,但招聘后却与员工签订“见习协议”,每月仅支付504元的“见习补贴”。专家指出,发布见习岗位的用人单位必须具有劳动保障部门见习基地资质,否则不得发布所谓的见习岗位。
六、以“考试需买复习资料”为名,实则变相售卖产品
一家公司要求应聘者支付250元购买“公司资料光盘”,背熟后参加考试,考试合格方可录用。劳动者辛苦复习之后,却发现考试与光盘中资料毫无关系,白白花钱。记得一同事做会计,公司要求考证,需要缴纳3000元的费用,这是公司的规定。
七、要求“上岗前先缴费培训”
一家广告公司招聘档案文员职位,面试中要求应聘者先到某某职校付费参加培训,考核后合格方可录用,但培训结束后却告知条件不符、岗位已满,不予录用。这种一上岗就缴纳费用的,很明显有欺骗嫌疑。